魯士介紹

魯士,是起源於婆羅門在山林中自由修行的吠陀,他們一般自成體系無章無法。在上座部三藏經典中記載了2500多年以前的原始的魯士修行,他們的修行方式大多自創,有的一生雙手舉天,有的倒立行走,有的打坐冥想不許進食,吞吃火焰、赤身裸體不許穿衣、有的只吃自然掉落的果實,有的把自己大腿掰至頭頂冥想(瑜伽功的一派),但是這一切最終都是以解脫困苦、思考生死之道為修行目的。

魯士的圖片搜尋結果

佛陀在未成佛之前也跟隨幾位吠陀學習了五年的吠陀修行,後來他發現這些種種方式都不能使人得到最終的解脫困苦喜樂。以尊重歷史的態度,——我們會說,吠陀在某種意義上是佛陀的老師,也是因為佛陀未成佛之前,進行了五年的魯士修行而來的。——所以我們會說,婆羅門與原始的上座部佛教是不分家的。

魯士有108種法相,「魯士」意為「先知」,在修行的冥想中,預見人的前世和未來。

魯士也是藝術的始祖。古人相信,魯士將天堂的藝術、舞蹈、演唱等傳入人間,讓人類懂得欣賞藝術之美,以及領會溫柔體貼、愛情、慈善、寬恕、快樂等感覺。

因此,魯士受到演藝人員及藝術家的尊敬祭拜,可帶來好運吉祥、工作發展、魅力、人見人愛等正面幫助。

 

大菩薩魯士
 
        那羅陀佛(Narada)時代,釋迦牟尼身為一位魯士,在森林修行。一日,那羅陀佛與許多僧侶及信眾來到森林中的魯士住處,魯士見到佛陀,非常歡喜,用法術變化出許多住處,提供給佛陀及其隨從定居之所。
 
  佛陀並對僧侶、信眾和魯士講道說法,魯士聞法生欣喜,翌日早晨,以法術飛行至遠方,找尋食物來供養佛陀和僧眾。如此連續進行了七日,最末一日更呈獻珍貴之物給佛陀。佛陀說,這位魯士很有勢力,在未來世會成為一位佛陀,稱為「釋迦牟尼」。
後來的大師,將釋迦牟尼前世的此位魯士,製成聖物造型,名為「大菩薩魯士」。
 
 
火眼魯士
 
  「火眼魯士」又稱「普魯士」、「魯士打懷」,是一位賢人,喜在森林修行,累積術法功力,善用傳統醫學治療疾病,有不可思議的奇蹟。
 
  額頭上有著第三隻眼,是火眼魯士的獨特形象。根據傳說,火眼魯士若睜開第三隻眼,將起火燒毀一切事物。火眼魯士的第三隻眼,代表佛的慧根。佛教中,須經數千多年的修鍊,此生之身才具有佛的慧根,例如額頭長有第三隻眼,象徵神仙之眼,可預知未來。
 
  火眼魯士除了誦經祝神,也須禪定修行,修鍊高強功力,方法之一就是「火遍」(kasina)禪法。
 
  修習「火遍」(kasina)處,即是凝視地、水、風、火、光亮、密閉空間、紅色、白色和黃色等物,讓精神與物體融為一體,產生高級力量,能夠將水變化為硬物,在水上行走。
 
  許多資料與火眼魯士有關,例如傳說中碧差汶府的一位城王,向火眼魯士學習術法後,竟想暗殺這位老師,後來魯士作法讓城中流行重病,成為荒城。此外,北碧府的帕踏嘎丹(Phra Tha Kradan)佛牌,也認為是由火眼魯士製作。從外觀來看,帕踏嘎丹佛牌有紅色眼睛,髮束斜向一邊,有些容貌形似魯士。
 
 
 
納洛魯士
 
  納洛魯士(Narada)曾出現在拉瑪堅(Ramakien)故事,羅摩王委託哈奴曼帶著戒指送給羅摩的夫人,但哈奴曼迷路到納洛魯士居所。後來哈奴曼在敵人放火燒城時,尾巴著火,找納洛魯士協助撲滅。
 
納洛魯士以傳統醫藥和製作經水著名,並且是所有魯士的老師,是梵天第五面的化身,也是三界的第一位魯士。信眾相信,拜師儀式若無祭拜納洛魯士,事情便無法成功順利進行。
 
  演藝圈拜師儀式所用的納洛魯士,會做成金箔貼臉的魯士頭造型,頭上戴有布帽。
 
 
 
虎臉/鹿臉/猴臉魯士的由來
 
  古時候,有兩個好友向同一位魯士學習術法。習成之後分開修行,分處一南一北,但是他們會彼此約定見面的時間,較量術法。
在某一次的見面較量中,比賽的項目是製作一盤聖水,讓化身後魯士的順利變回原形。於是一位化身為虎臉魯士,另一位化身為鹿臉魯士。
 
  但不巧的是,當時另一位魯士走進來,打翻了他們的聖水,使得虎臉魯士和鹿臉魯士再也無法回復原形。
兩位魯士十分氣憤,將那位打翻聖水的魯士變成猴臉魯士。事後他們仍寬恕了彼此,並在同座森林的各處修行。
 

相關經文 , 更多經文可到YOUTUBE搜尋 ” 上善佛印 “

 

最新文章😉👇🏻

購物車
Scroll to Top